注册

法律修理了暴力,暴力修理了野蛮


来源:南方都市报

打人是不对的,男人打女人更是不对的,在光天化日之下男人暴打女人是会引起公愤的。这名男子受到当地警方的治安处罚,那位女司机被打得骨折、脑震荡,仍然躺在医院里,舆论在“打人是不对的”前提设定下,更多批评和指责指向了那位芦姓女司机。

原标题:法律修理了暴力,暴力修理了野蛮

打人是不对的,男人打女人更是不对的,在光天化日之下男人暴打女人是会引起公愤的。一段立交桥下男司机痛殴女司机的视频在网上曝光后,果然引发了众口一词的谴责,当然有人会想到这样的场景肯定不会是无缘无故的,但还是认为这个男人太暴力了,不管你是被黑被骗,无论如何,也不应该像守门员开大脚那样狂踢一个女子。

好像是第二天,又一段视频流出,剧本改了,公众舆论发生很大变化,甚至可以说发生逆转,尽管之前有“无论如何”的心理设定,但是这位男司机车上的行车记录仪显示,这位女司机至少有两次一边超车一边变道,若不是这位男司机操作得当,就会发生两车碰撞或者因闪避会碰撞到旁边电动车的事故。如果说女司机第二次“别车”有双方斗气的因素,那么第一次显然是她首先作恶,从左侧超车然后从后车前方变道至右侧,这种在行车中猛拐变道的行为,最为广大司机深恶痛绝,被视为公路杀手,看到这样的画面,“欠揍”的声音浮现到舆论场,并渐成多数甚至是主流,尽管谴责男司机暴力的声音仍在,但是行车记录仪证实这名男子的车上还有他的妻子和孩子,女司机野蛮粗暴的行为也许惊吓到了孩子,也许是急刹车导致孩子在车内发生了碰撞,孩子的哭声为他的父亲进行了有效的公关。

这名男子受到当地警方的治安处罚,那位女司机被打得骨折、脑震荡,仍然躺在医院里,舆论在“打人是不对的”前提设定下,更多批评和指责指向了那位芦姓女司机。

舆情的迅速转换是因为有这样真切的社会背景:一方面中国迅速成为一个汽车大国,另一方面汽车文明严重匮乏,中国的道路交通事故不仅数量多,而且起因往往很低级、很野蛮,很多无良司机没来由地贴身超车、随意变道、野蛮夹塞,让后车躲无可躲,让无可让,尤其在高速公路上,这种野蛮无脑的驾驶行为,往往会让后车下意识猛拐猛刹而导致严重的事故,动辄车毁人亡,而前面这辆流氓车却扬长而去,因为没有刮碰、没有见证连交通事故逃逸罪都扯不上,有不少人就这样被这种暴力谋财害命,连喊冤的地方都没有。

这位芦姓女司机包括很多有这种野蛮习惯的司机其实是在用一种暴力威胁侵犯他人的生命安全,只是“马路杀手”不像持刀行凶那样容易辨识和得到处罚。这位男司机用明知可被认定、可被法律制裁的暴力,去惩罚一种普遍存在却很难认定和追诉的暴力。他的行为在舆论场被分离成两种完全抵触的价值:他用暴力侵犯了一个女人;他向这个女人施予个人的但其实是一种普遍的野蛮和暴力表达了抗争。真真正正是:法律修理了暴力,暴力修理了野蛮。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邵婧]

标签:暴力威胁 女司机 暴打

人参与 评论

一周要闻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