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阜阳:震后第四天 临时安置点内生活走向正常


来源:阜阳新闻网

这个安置点设在行流镇大鹿敬老院,地震发生后,敬老院原入住老人临时迁往附近的另一所敬老院居住。记者随意走进位于敬老院大门左侧的一个房间,87岁的受灾群众谭桂美正和两个老姐妹坐在床边说笑。

原标题:记者雨中探访震区临时安置点

3月17日,地震过后第四天,阜阳市普降中到大雨。降雨对受灾群众生产生活是否带来影响,他们吃得如何,住得怎样?记者冒雨前往颍泉区行流镇,深入当地受灾群众临时安置点实地探访。

这个安置点设在行流镇大鹿敬老院,地震发生后,敬老院原入住老人临时迁往附近的另一所敬老院居住。连日来,该安置点先后安置受灾群众100余人,随着部分群众投亲靠友,目前安置受灾群众27人,主要来自周边的大庙、邵营、时营等地。当日13时许,记者抵达大鹿敬老院时,雨下得正急。房屋走廊下,几名群众正在聊天,敬老院内呈现出一片安静和谐的景象。

记者随意走进位于敬老院大门左侧的一个房间,87岁的受灾群众谭桂美正和两个老姐妹坐在床边说笑。这个房间二十余平方米,中间并排摆着三张崭新的木床,床上铺着簇新的被褥。见有人来访,谭桂美忙拿起床头的一串香蕉热情地招呼着。“俺远在兰州的弟弟刚打来电话,问俺情况怎么样?俺告诉他在安置点吃得好、住得好,跟在家里一样。”谭桂美告诉记者,她原来一个人独居在大庙村的三间砖瓦房里,地震发生后,三间房子损毁,无法居住,当天下午3点多钟,她就被村干部送到安置点。

在谭桂美所居住的隔壁房间,几名工作人员正在装卸矿泉水、方便面、折叠床等物品。据介绍,这些统一采购的物品都是免费提供给受灾群众使用的,哪里有需要,镇里的工作人员就及时送过去。

记者转身回到走廊,差点与一个行色匆匆的中年男子撞个满怀。只见他穿着白大褂,手里拿着输液器、药品等。“我是敬老院卫生室的医生胡锋,有位受灾群众生病了,给她吊水去。”胡锋一边走一边向记者介绍说,这个病号叫邵兰云,今年74岁,家住邵营村,多年来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准备给她吊些水。

“受灾群众来了以后,我们紧急购进了一批常用药品,以备不时之需。如老年人常用的脉络宁、甘露醇以及感冒、发烧和一些外伤药品,全部免费提供。”胡锋介绍说,与此同时,当地政府还从镇医院、中学等单位组织了一批有心理咨询专业资质的志愿者,来到安置点向受灾群众开展心理疏导,配合科学的地震知识宣传,让大家尽快从灾难的阴影中走出来,勇敢面对新生活。

在敬老院转了一圈,天气逐渐暗了下来,但大雨却丝毫没有缓下来的趋势。这时,记者被一阵“当当当”的声音吸引。“王大厨开始准备晚餐了,走,咱们瞧瞧去。”在敬老院负责人时敬山的带领下,记者朝位于院子角落的厨房走去。

在厨房门口的电热水器前,几名群众正在排队打开水。“水笼头一拧,滚烫的开水就出来了,比在家用锅烧方便多了,政府真为俺们着想。”一位群众说。

走进厨房,厨师王允岭正在案板前切肉,只见他刀法娴熟,很快便切好了一堆肉丝。“今天中午做的有芹菜烧肉、萝卜烧肉,还有杂粮稀饭,大家都夸俺手艺好。晚上给大家做肉丝面,你可要留下来尝尝俺的手艺。”王允岭一边和记者打招呼,一边转身从炉火上端下一个大蒸笼,揭开一看,里面堆满了雪白的馒头,热气腾腾,非常诱人。

过了一会,王允岭结束了忙碌的工作,走出厨房门朝院子里大喊一声:“开饭喽,快来吃饭啊。”喊声刚落,受灾群众纷纷从房间里走出来,向厨房聚拢。很快,餐厅里一阵阵饭菜香气逐渐弥散开来……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朱杲]

标签:受灾群众 烧肉 药品

人参与 评论

一周要闻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