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黄山“绿皮车”时代,永别了


来源:黄山新闻网

原标题:黄山“绿皮车”时代,永别了 1月8日6时30分,黄山-南京7102次列车缓缓从黄山站发出,这也是黄山站最后一列“绿皮车”。至此,我市告别“绿皮车”时代。 慢悠悠运行几十载 “绿皮车”一度

原标题:黄山“绿皮车”时代,永别了

1月8日6时30分,黄山-南京7102次列车缓缓从黄山站发出,这也是黄山站最后一列“绿皮车”。至此,我市告别“绿皮车”时代。

慢悠悠运行几十载

“绿皮车”一度被冠以“一个时代的记忆”。在20世纪90年代前,“绿皮车”是中国铁路客车的标准涂装,是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国旅客列车最具代表性的形象。由于车速慢、车厢设施简陋、停靠站点多,“绿皮车”也一度成为“小慢车”的代名词。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铁路部门不断加大对“绿皮车”的淘汰和改造力度,“绿皮车”逐渐由速度更快、设施更先进的空调客车替代。至2010年,“红皮车”(25G型客车)已成为新的中国铁路客车标准涂装,“绿皮车”在干线上已少见,但在支线、短途及慢车、春运临客等旅客运输中还有一大批“绿皮车”运行。2014年,6091/2次绩溪-景德镇列车停运,7101/02便成了唯一一趟经过黄山的绿皮车。随着合福高铁、陵安城际高铁通车,7101/02也未能摆脱停驶的命运。

黄山火车站副站长程惠敏介绍,黄山-南京的7102次列车全程需要运行近9个小时才能到南京。由于早上6时30分就发车,很多乘客都不愿起个大早赶这辆慢车,因此平均日发送人数在50人左右,周末或节假日一般有100多人。

黄山火车站副站长韩祁东告诉记者,黄山站建于1981年,原名“屯溪车务段”,1987年更名为黄山站,隶属上海铁路局芜湖车务段管辖,当时所有列车都是绿皮车,最高峰时期每天有13对共26趟绿皮车经过。90年代初期,空调车开始投入使用,相对于绿皮车来说,硬件设施上升了一个等级。很多列车不仅在市级站停车,甚至在乡镇小站也会停。相对来说,乘坐时间比绿皮车也快不了多少。直到后来,为提高列车运行速度,才取消一些小站的停靠。

伴随着成长记忆

绿皮车运行半个多世纪以来,每个年代的人都有不一样的记忆。1月5日,记者乘上这趟即将停运的列车,与他们一同找寻曾经的记忆。

自上世纪80年代起,7101/02次列车开始运行,韩祁东说自己是看着列车变老的。作为最早一批参加铁路系统工作的工人,当时的黄山站还只是“屯溪车务段”,包括岩寺站、篁墩站、休宁站、金字牌站等14个站点。在那个公路和航空交通还不是十分发达的年代,火车是市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慢得像乌龟爬行一样的“绿皮车”在当时颇受推崇。因在乡镇都有站点,很多沿线居民就像赶集一样,经常坐着火车去集市采购,或拿着特产出去兜售。“绿皮车”为皖南山区建设做出了不小贡献。

“年纪大了,就像绿皮车一样,喜欢慢慢悠悠的生活。”在列车上,来自南京的40后市民沈光荣告诉记者,自2003年退休后,他几乎每月都乘坐这趟车来黄山。从事古文物研究的他对徽州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非常着迷,多次前往歙县、黟县等地,研究建筑和文物。听闻这趟列车即将停运,他很是不舍。多年前,他曾到过宣城一个叫水东的小站,列车停运后,很难到达这样的地方。记忆中,那里的水很清,将近30年没去过,听朋友说变化很大,于是他想趁自己还能走动,再去故地重游一番。

记者还未走近,便已被不远处几位阿姨的欢声笑语所吸引。询问得知,这几位阿姨是南京人,此次结伴来黄山游玩。“我们就爱坐绿皮车,给我们高铁飞机都不坐!我觉得火车上总是能发生很多让人意想不到的故事,我以前就看过一篇文章,说有个睡上铺的小伙子在火车上爱上睡在下铺的小姑娘,后来两个人还结婚了,太浪漫了。从那以后,我也爱上了坐火车,觉得很奇妙。”50后的方陵阿姨告诉记者,自己从1980年就开始坐火车了,那时没高铁,车厢里总是人满为患,“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交通越来越便利,人们都喜欢‘抢时间’,再也不会选择坐这种慢车了,但是我们几个人就喜欢坐,大家在一起吃吃东西、聊聊天,怀念过去,挺好的。”记者了解到,虽然和方陵同行的几位阿姨都年近60岁,近9个小时的旅途难免让她们会有些疲累,但阿姨们都兴奋地表示:“可能我们对绿皮车有着一种很深的情结吧,所以就算时间再长也没有苦,只有甜!”

60后的李际军说:“这趟车我基本上一个礼拜坐一次,它的时刻表刚好和我的工作时间吻合,很方便。这趟车不仅早,而且很便宜,从黄山到绩溪才3块钱。”据了解,李际军是从黄山坐到绩溪,6点半上车,7点45分到,9点上班。对于“绿皮车”停运,李际

军有自己的想法:“这个车停运对短途旅客来说是有点可惜的,不过对于长途旅客来说影响不大,因为这个车太慢了,真正坐长途的人应该很少会选择这趟车。”

70后的游挺是铁路工作人员,平常工作就是巡路,对钢轨进行检查。工作了20几年,一个月几乎有半个月都在火车上。“我从黄山上车,到三昆下车,再从三昆站巡路到临溪。这趟绿皮车之所以慢,就是因为它每一个小站都会停,这也是它的特色。”谈及“绿皮车”这些年来的变化,游挺深有感触:“我记得10年前火车没这么多,所以车上人挺多的,现在车上基本都是空的。我觉得这趟绿皮车挺适合老年人坐,他们不赶时间,车上空荡些对他们也更安全和方便。”

80后的孟凡奇来自东北,现在南京工作,此次来黄山游玩坐的正是这趟“绿皮车”。“我还是第一次坐这个车呢!”孟凡奇说,“我觉得绿皮车虽然慢,但是别有一番风味,更能体会到坐车的乐趣。你看这外面的山水,还有徽派建筑,车子只有慢慢地开才能欣赏得更仔细。如果坐高铁或是动车,外面的景色一闪而过,什么都看不到,也记不住。”

“我的工作让我必须在屯溪和绩溪两地之间跑,我一个礼拜要坐三四趟车去绩溪,每次都是坐这个车。但是这个车早上6点半就开了,我每次都难起来。”90后的杨蕾说,这趟绿皮车虽然发车时间早,速度慢,又没空调,但对她来说是最适合的,“还好我是短途,时间也不长,一下子就到了,所以总的来说,这趟车还是挺方便的。”得知“绿皮车”将要停运,杨蕾有些担忧地表示:“如果停运了对我肯定是有影响的,这样我以后去绩溪上班就要坐汽车了,远远没有这趟车方便。”

陪伴是浓情的告白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7101/02次列车开始运行,全列共有8节硬座车厢,定员940余人,车上有11名工作人员,包括8名车辆乘务员、一名烧水工、一名补票员、一名列检员。沿宁铜铁路、皖赣铁路运行,途经江苏、安徽两省,全程371千米。其中下行方向南京站至黄山站运行8小时42分,使用车次为7101次;上行方向黄山站至南京站运行8小时41分,使用车次为7102次。全程票价23.5元。

作为7101/02次列车的列车长,苏纪平在这趟列车上跑了七八年。在车上,他像家人一样与乘客寒暄,询问他们是否吃过早饭。“有很多经常乘坐的乘客都已经很熟悉了,但是不可能全都认识,反而是很多乘客特别热情。每次上下车都会问候一下,这就像他们上下班的班车一样,时间久了,跟司机也熟了。”苏纪平说,这趟列车全线停靠33个大小站,无论从运行里程还是票价来看在全国也是很少的。这些年来,很多“绿皮车”陆续停运,作为南京也是黄山最后一趟“绿皮车”,他知道早晚会有这一天。只是真要停运了,心里还是十分舍不得。虽然就硬件设施、运行时间而言,跑“绿皮车“都是艰苦的活儿,可这么多年,他和其他列车员跟着这趟列车经历了无数个春夏秋冬,习惯成自然。

茶水工廖建刚从1979年开始就在火车上烧水,这趟列车停运,也标志着廖建刚的茶水工将划上终点。“绿皮车”上没有自助热水器,所有乘客喝的用的水都要廖建刚一壶壶烧开。每天早上5点多,廖建刚就担煤上车。整个列车有8节车厢,他要在列车发车前灌满4个车厢的保温桶,等车开了继续烧,一直到把每节车厢的保温桶灌满。冬季气温太低,烧水要比其它季节更费时一些,尤其是水烧开后放在保温桶里保温不了多长时间,隔一个小时就要再烧一次。可能由于天冷,有旅客就直接用保温桶里的热水洗苹果。相对来说,冬季用水就更多一些,廖建刚的工作也格外忙。“舍不得,我干了30多年,从一个20岁的小伙子到现在都快退休了。”廖建刚说,这趟车停运后,他就要转岗为乘务员,因为再也没有列车需要他这样的茶水工,不转岗就意味着下岗了。

在很多列车上难得一见的补票员,在这趟车上却显得举足轻重。因为沿途许多不办理客运的小站,乘客都是先上车后补票,赵忠秀就是这趟列车上的补票员。“最短途车票只需1元,就跟坐公交一样。”赵忠秀说,一般到站后,他都会每个车厢走一遍,看看哪些刚上车的乘客需要补票。尤其到了宁国后,上车的乘客会增多,到了春运经常都会需要其他乘务员帮忙。

7101/02次列车停运后,还将作为芜湖-倒湖的职工通勤车继续行驶,只是不再办理客运,列车上的工作人员也将重新定岗。他们的脸上写满不舍,工作间隙望着窗外发呆。这趟列车承载的是他们的青春里刻骨铭心的记忆。

辞旧迎新高铁来了

“7101/02次列车的停运,可能跟12月6日开通的宁安城际高铁不无关系,因为很多线路都有重合。”黄山北站党总支书记李晨辉告诉记者,自宁安高铁通车后,我市去往南京的乘客可以在铜陵换乘,大大缩减了乘车时间。事实上,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铁路部门不断加大“绿皮车”的淘汰和改造力度。每次中国铁路大提速,都要进行铁路客车车辆更新、升级,都会淘汰一批“绿皮车”。可以说,“绿皮车”淡出历史,与空调普快、高铁、动车的降生几乎是同时的。

2015年6月28日,合福高铁全线通车,黄山迎来高铁时代。根据黄山北站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2月31日,黄山北站上车人数为975151人,下车人数为954268人,到发客流192.9万人次,日均客流量10486人次。“高铁运行这半年来,客流量被一次又一次刷新,节假日当日发送客流就突破万人,超乎我们的想象。”李晨辉介绍,他见证了黄山北站从建设到运营的全过程,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如今,黄山北站每日有54趟高铁,还有8趟临客,在客运高峰期将会加开。

李晨辉其实也与“绿皮车”有着解不开的历史渊源:他曾是2014年停运的黄山-景德镇6091次列车的客运主任,在这趟“绿皮车”上跑了8年。“当初6091/2次列车停运时,我也很舍不得,但是时代在进步,我们就应该紧跟时代步伐。”李晨辉说,高铁运行以来,自己很少睡过一个安稳觉,工作量远远超出当时掌管绿皮车时的业务,但是自己很欣慰。2017年,杭黄高铁通车,黄山北站的客流量将进一步扩大。同时,2015年7月,皖赣线宣城至贵溪段电气化改造可研报告在京通过评审,将进行新建双线和既有电气化改造两个项目。改造完成后,皖赣铁路的列车时速将从每小时60-80公里提高到每小时80-120公里。如果说合福高铁的开通让黄山客运实现南北通道的快进快出,那么皖赣铁路的改造建设将极大满足沿线普通客运及货物运输需求,促进沿线地区资源的进一步利用和开发。

据了解,“绿皮车”停运后,可能还会在铁轨上看见更多“绿皮车”。铁路部门发布消息称,从2014年底开始陆续把普快列车、快车(K字头)、特快(T字头)和直达特快(Z字头)列车车体外皮刷成绿色。在过去的2015年,所有进场维修的车厢都被刷成绿色重新回到铁轨,但那已不再是曾经的“绿皮车”。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康鹏飞]

标签:黄山 绿皮车

人参与 评论

一周要闻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