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芜湖九旬老人讲述她77年前亲历的南京大屠杀


来源:芜湖新闻网

作为首个国家公祭日,12月13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以下简称“纪念馆”)将举行公祭活动。而在芜湖的9旬老人刘淑英,本月给本报编辑部寄来一封信,向记者讲述了77年前在南京时让她永生难忘的一段回忆。

原标题:77年前的经历成为她一生的伤痛 九旬老人刘淑英讲述她亲历的南京大屠杀

老人正在讲述她所经历的故事

作为首个国家公祭日,12月13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以下简称“纪念馆”)将举行公祭活动。而在芜湖的9旬老人刘淑英,本月给本报编辑部寄来一封信,向记者讲述了77年前在南京时让她永生难忘的一段回忆。

当记者电话联系到老人的女儿时,对方告诉记者:“我妈妈一直想将这段历史讲给大家听,让更多人铭记当年的国耻。”

忆往昔:战争岁月多磨难

12月9日,记者根据刘淑英老人信上提供的住址,来到凤凰城小区。在冬日的窗棂边,戴着眼镜的老人将尘封多年的往事向记者娓娓道来。刘淑英是地道的南京人,出生于1924年,在家中排行老四,父亲当年在南京城开设一家米厂。1937年下半年的一天,带着弟妹在院中玩耍的刘淑英听到街上传来刺耳的警报声,整条街顿时陷入了惶恐。父亲连忙将大门关上,带着她与弟妹外出寻找妻子。“当时能听到飞机的声音,我们都很害怕,只敢沿着墙根走。”年少的刘淑英找到母亲后,一家人都躲在舅舅家不敢回去。“我们自己的家当时地处南京城中心,附近还有银行,因为担心会成为攻击目标,所以只能暂时居住在亲戚家避避风头。”据刘淑英亲述,在舅舅家避难的时候,她亲眼看见斜对面的一户人家被炸得七零八落,“好惨好惨,血肉横飞。我都不敢想。”老人摆摆双手,眼睛虚着直摇头。

没过多久,1937年的冬天,刘淑英的父亲举家离开南京,逃往安徽和县。“我们全家14口人,先是到马鞍山当涂,后来辗转到达和县。”刘淑英回忆称,父亲在南京沦陷前带着他们全家逃离南京,就是为了能保住全家的性命。然而,在外逃难的日子也异常艰辛,不仅物资极度贫乏,而且还要面临土匪的抢劫。1938年秋天,刘淑英的父亲带着全家返回南京城,只见满城疮痍,再遇故人时只听说,家中亲戚和邻居数人已在南京大屠杀中不幸遇难。

“年迈独居的姑妈,在偏僻的巷内被残暴的日军打断双腿,不久离世;老实巴交的大表哥被日军抓走,离开年幼的女儿,与数十名同胞被机枪扫死在江边;亲切的六大妈被日本鬼子残忍杀害……”再次返回南京城,刘淑英从他人口中陆续听到上述事件,想起那些曾经面容慈祥、经常接触的熟人,如今都已殒命,不禁悲从中来,即便时间的年轮向前滚动了77年,如今再次讲述,老人仍是嘴唇哆嗦、老泪纵横。

刘淑英的女儿抽出一张面巾纸,帮母亲擦拭眼泪。母亲当年的经历,也曾多次讲述给她听。她知道,这是母亲一生的伤痛。

看今朝:幸福生活当珍惜

冬日的午后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房间,融融的暖意弥漫开来。桌前的刘淑英顿了顿说,“每次讲述这段历史,其实都是想提醒大家勿忘国耻。因为中华民族的复兴真的很重要。”正是因为经历了当年的艰险,刘淑英在日后的学业上更加刻苦用功,在谈及今天的生活时,老人也连称“幸福满足”。

1945年,老人毕业于当时的南京模范女中,1947年被安徽大学数学系录取,毕业分配时留在了芜湖,并在江城结婚,成家生子。如今,刘淑英虽已是90岁高龄,但精神矍铄、思维敏捷,在家尽享天伦之乐。“三个女儿、女婿都很孝顺,我平时喜欢书法,偶尔写写毛笔字。”刘淑英说,她生的三个女儿如同三件贴心的小棉袄,对她非常照顾,非常关心。老人的桌子上,摆着数个小本子,本子上密密麻麻地写着流利的英文,房间的墙壁上挂着书法作品,她的女儿颇为自豪地说:“这些都是我妈妈写的。”

刘淑英说,因为历经了当年的艰难岁月,所以她更加觉得当下的生活幸福而美好。三世同堂、儿孙绕膝、其乐融融、身体健康,每天看看晚报写写字,与女儿把手言欢看看电视,这样乐呵的日子,恐怕是1937年的刘淑英未曾想到的。连她的女儿都说:“我妈妈特别满意现在的生活,退休后一个月拿着4000多元的工资,医疗体制健全,看病治病都很方便,无论是经济上还是精神上,她都很满意。”而老人则说,之所以写信寄到报社,就是想让年轻人铭记曾经的历史,更加体悟现在幸福生活的要义,更加懂得民族复兴不仅事关国家的强大,也事关每一个人的生活。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朱莉莉]

标签:老人 亲历 南京大屠杀

人参与 评论

一周要闻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