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芜湖:关注大学生就业难中的“另类现象”——就业不急


来源:芜湖新闻网

这段时间以来,芜湖的本科、专科院校,纷纷举行校园招聘会,为应届毕业生牵线搭桥,寻找“婆家”。

原标题:关注大学生就业难中的“另类现象” 社会各界应引起重视加以引导

2014年,我国应届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达到727万人。教育部近日公布,2015年的高校毕业生比今年更多。采访中发现,与“70后”、“80后”相比,新一代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出现差异——由于“90后”毕业生生活压力小,即使感受到就业压力,也有不少人抱着有父母养的心态,对于就业并不怎么着急。

“就业不急”不是个别现象

这段时间以来,芜湖的本科、专科院校,纷纷举行校园招聘会,为应届毕业生牵线搭桥,寻找“婆家”。记者参加了多场招聘会,发现尽管大部分学生为了早点找到用人单位,满怀期待不停地向用人单位递交简历、与招聘人交谈,但也有少部分学生看起来并不着急。明年毕业的大学生小吴对记者说,他的许多同学都找到了单位,自己至今还没有,这让他多少感到一些压力。然而,记者与他深聊后发现,学校近几个月举办了多次大大小小的校园招聘会,许多同学都落实了就业岗位,但他却一次都没有谈成,原因是用人单位提供的条件达不到他的要求。他表示反正家里不缺养他的钱,就业也就用不着那么着急了。采访中,记者在本市不同的高校,遇上不少抱着和小吴类似心态的大学生。

家长杨女士说,她的女儿医学院本科毕业后,大医院进不去,小诊所不愿去,研究生考不取,回到家中就“宅”着了,不愿出去找事做,也不愿与同龄人多接触,甚至不愿出门。她现在甚至担心女儿这样“宅”下去,脱离社会,荒废知识,会成为“废人”。

高校就业处的一些老师认为,一些未就业的大学生表现出找工作不积极的心态,这与“90后”独生子女家庭保护过度有关。“80后”的父母大多为上世纪50年代出生人群,这部分父母集体主义强,习惯于“艰苦奋斗”。而“90后”的父母多为上世纪60年代生人,他们享受过改革开放带来的各种红利,生活水平得到跨越式提高,让“90后”毕业生感受不到太大的生活压力。

缺乏职业理想催生“不急”心态

记者采访中,发现部分大学生“就业不急”,除了有父母养外,也与他们缺乏职业理想有关。“创业经历非常艰辛,如果没有梦想支撑很难成功。”安徽机电职院分管招生就业工作的相关负责人说。

但高校的老师同样认为,由于部分大学生缺乏职业理想,失去了打拼的动力,加上家庭经济条件优越,很容易产生“不急于就业”的心态。

采访中,一些长期在高校工作的老师对如今的大学生与以往的大学生进行了对比。他们认为,如今大学生价值观的多元,带来择业标准更加多元。与“70后”、“80后”找工作求稳、求高薪不同,“90后”大学生需求更多元化,工作环境的舒适度、发展性和体面程度等均在考量范围内。好工作的标准已从“追求物质成功”,逐步转向“工作是否幸福、生活是否快乐、能否相互尊重”等。

择业观多元本是件好事,这表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就业理念更加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但也不能忽视不少大学生就业观过于模糊,不知道什么样的工作能够带给他们“幸福快乐”。这使得学生在择业时想法多,但不切实际。

家长应借鉴“鹰式教育”模式

年纪轻轻赋闲在家,衣食住行全靠父母,被社会称为“啃老族”。有资料显示,目前“啃老族”主要有这样几类人:对就业过于挑剔的高校毕业生;以工作太累、太紧张为由主动离职的年轻人;频频跳槽者;创业幻想者等。

不可否认,一些大学生“就业不急”“宅”在家中,是父母纵容的,但也有一些是自己不急父母急。后者的身边的亲人都在担心,将来一旦父母靠不上了,他们该怎么办?

在高校任教的陈老师认为,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们应该更多借鉴“鹰式教育”,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不过分溺爱孩子。“老鹰教小鹰学飞行,就是把小鹰往窝外赶。”现在找工作时,不少家长喜欢越俎代庖,四处托关系找门路替孩子找工作;孩子一时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家长不是要求他们先就业再择业,而是要他们慢慢来不着急,父母先养着。如此容易形成依赖,不利于他们真正融入社会,获得长远发展的竞争力。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朱莉莉]

标签:大学生 就业 社会

人参与 评论

一周要闻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