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合肥春节习俗小考


来源:合肥晚报

王光汉,笔名白丁,1943年生,安徽大学教授。每年一到吃腊八粥,就离过年近了,到腊月二十三祭灶,那就有毫过年的样子了,所以有人把祭灶叫过小年。拜年最讲究的是辈分,小孩一般都是先在自己家、后到左邻右舍,再到前村后村家,对长辈一一跪拜。

原标题:口述年俗:过年就能吃到香喷喷的“嘎嘎肉”

过年从祭灶开始

“大人盼做田,小孩盼过年”。我是上世纪40年代出生的,尽管那时候家里条件苦,但对于过年,还是孩子时的我们也是盼着过大年。

每年一到吃腊八粥,就离过年近了,到腊月二十三祭灶,那就有毫过年的样子了,所以有人把祭灶叫过小年。那时我家在张洼路边上的淮肥村,家里灶神供奉在灶台的烟囱上。灶台支着两口锅,各有一个烟囱,升到五六十厘米高时就合成一个烟囱。版画印的灶神就供奉在这两个烟囱合成一个烟囱的地方,下面放置一口香炉。祭灶就是送灶神上天界,给他上香,向他磕头。

据大人们讲,灶神爷这一天要到玉皇大帝那儿汇报,讲他所在的这家一年来的作为,玉皇会根据灶神的汇报在第二年给这家以奖赏或者惩罚。所以每家每户在祭灶时一般会供奉甜糖,希望灶王爷嘴甜“毫子”,上天禀奏好事,下界保平安。祭完灶后就是“扫尘”,把家里前前后后打扫一下,连平常不打扫的屋梁、屋顶都要用绑在竹竿上的扫把打扫一番。小时候的我也像模像样地跟在大人后面打扫些房间。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视的节日。年二十九下午就开始炸圆子,像糯米圆子、挂面圆子、山芋圆子……根据口味家家户户都要准备两三洗脸盆子,一直吃到正月结束还不止。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大年三十早上吃肉和骨头汤下的狗头圆子,这种圆子是用籼米粉、葱、肉糜和在一起,很硬,也很实在,经饿。上午上祖坟,贴好门对,结束就吃年饭了,当然也有晚上吃年饭的。

年饭是一年最丰盛的一餐,饭要多煮,剩下够年头几天吃的。让我们这些孩子朝思暮想的应该就是吃年饭了。因为那时家里穷,盼着能吃到一顿好吃的,最好有一顿“嘎嘎肉”。

最开心的莫过于收到小糖果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中国人过年讲究的是亲情。

首先是合家团聚,其次是亲友走动。年初一早上,一个村子相互拜贺。小时候我印象中大家拜年都穿长大褂子。这种“长大褂”是用染成蓝灰色的老布做的,是“礼服”,平时舍不得穿,只是在重大节庆走亲访友时才穿。现在不是有句合肥俗话叫“穿长大褂子”,意思是向人赔礼,穿“礼服”到人家,表示对人家的尊重,也就是这个意思。

拜年最讲究的是辈分,小孩一般都是先在自己家、后到左邻右舍,再到前村后村家,对长辈一一跪拜。具体的姿势是把大褂前襟往前一扬,两膝跪在泥土地上,两手趴下,前额要碰到地上。有钱的人家,长辈会在小辈跪拜后包压岁钱。当然,诸如瓜子、花生、欢团我们孩子的最爱也不会少,口袋要是装不下了,就用大褂前襟兜着,多了就送回家。

那时候过年,家门口的人吃饭喝酒,不分你家我家,只要哪家来了贵客,隔壁邻居都好来凑个热闹,“从东家吃到西家,亲戚和邻里之间的关系处得十分融洽,感情非常淳朴。”纵使有点小矛盾的,过年见面手一拱,两句祝福的吉利话一说,马上就亲近起来。

“来而不往非礼也,礼轻人意重。”过去人送礼讲究的是感情,记得我小时最早到我家拜年的大多是我姐夫沈文根,带的“礼”便是用红纸包成两包三角形的红糖。第二天或第三天,我母亲叫我将这礼品再带回到他家去,向他家上人拜年。除了送礼,就是来人招待吃饭也很轻松,不像现在,过年就是花钱。那时候农村场子大,都在家里搞,年前就准备了不少咸货,人来把咸货蒸蒸,随随便便就搞出八大碗、十大盘。气氛热烈不讲,还经济实惠。

千好万好“破嘴话”千万别跑

春节有不少禁忌,特别是“头三天年”,不能动土,不能动刀、剪子;还有就是图吉利,不给打骂小孩,不能争吵,尤其是不能讲“破嘴话”。

让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炸圆子。因为炸的时候圆子会蹦、会散,但小孩不懂那么多,有时候看到会讲“圆子蹦出来咯”、“圆子散得啦”等等。这都是绝对不允许的,要不是过年因为这我还差点挨了打。“有的人家就拿草纸揩小孩嘴巴,意思是小孩屁股嘴,讲的不吉利话都不算话。”

其实老合肥过年有很多规矩,比如年三十晚上的菜要有骨头汤煮的干“马熟菜”(即马齿苋);年三十晚要守岁,大人小孩都不得大声喧哗,故曰“闷声大发财”;还有一个有意思的规矩:睡觉时把鞋子反过来,要鞋面朝下放;还有,吃年饭都要关上大门的……

王光汉/口述王雨程堂义李雨桐/文

[责任编辑:杨静]

标签:圆子 籼米粉 礼服

人参与 评论

一周要闻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