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推剧皇后”杨敏的“戏剧人生” (图)


来源:合肥晚报

推剧,又名“四句推子”,是在民间舞蹈“花鼓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年轻剧种。它的主要组成部分有三个:靠花鼓灯来表演,靠扬琴来控制声腔,再加上流行在淮北平原的民间舞蹈。推剧虽然早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就萌芽了,但形成戏曲并搬上舞台,还是解放以后的事。而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推剧皇后”杨敏更是在推动着这一剧种的发展。

原标题:“推剧皇后”杨敏的“戏剧人生” 

杨敏

推剧,又名“四句推子”,是在民间舞蹈“花鼓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年轻剧种。它的主要组成部分有三个:靠花鼓灯来表演,靠扬琴来控制声腔,再加上流行在淮北平原的民间舞蹈。推剧虽然早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就萌芽了,但形成戏曲并搬上舞台,还是解放以后的事。而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推剧皇后”杨敏更是在推动着这一剧种的发展。

“推剧是枝花,杨敏花中花”

如果问,淮南市民间文艺的典型代表是什么?那花鼓灯算一个,还有一个就是由此衍生的推剧了。

“1938年,日军入侵,凤台沦陷。盛行一时的花鼓灯歌舞因战乱冷落下来。为谋生计,当时的花鼓灯艺人陈敬之、来廷香等组班到霍邱玩灯。在此期间,向戴张集艺人白玉山学会‘清音’调。经反复传唱,旋律更为委婉,节奏也较以前有了明显的跳跃性。使用凤台方言演唱,增强了地方色彩,群众誉称为‘一条线调’;1940年,陈敬之、宋廷香、梁金传、韩运辉等人又给‘一条线调’增添了四个过门,观众称他们的灯班为‘弦子灯’班。弦子灯班所到之处,深受观众欢迎。因此,不少花鼓灯班纷纷仿效弦子灯班,丢下花鼓灯,演起弦子灯。”说起推剧的来历,身材瘦小,鹤发童颜的杨敏老人眉飞色舞、声音清脆,根本不像是一个79岁高龄的老人,“1950年末,凤台县成立了凤台地方戏大众剧团。1951年8月,在皖北戏曲研究会上,高光照、朱禹、梅藏等人根据‘一条线调’四句一反复(推来推去)的特点,给其定名为‘四句推’。‘四句推子’由此得名,后被简称为‘推剧’。”

其实,早在学生时代,杨敏就在舞台上很活跃。“按理说,搞艺术的最好有一点天赋。可是我的个子小,嗓子不好,长得也不漂亮……我觉得我没有什么天赋。虽然唱了多年戏,但没什么经验可谈。如果非要说说,我感到我总是在用心、用情来唱戏。我一旦入戏,马上就有‘感觉’,并能尽情发挥;加上我的勤学苦练,探索创新,才有机会走上戏剧艺术之路。”

当然,这是杨敏老人的谦虚、低调,其实几十年来,在凤台及淮河流域广泛流传着这样的几句顺口溜:“凤台县推剧团,去掉杨敏数小韩(韩琳)”;“杨敏一走、睡倒十九,回头一看、起来一半”;“推剧是枝花,杨敏花中花”。这些可都是老百姓对她的褒奖啊。听到这些,杨敏开心地笑了。她说:“是有这样的顺口溜,听大家这样说,我感到很幸福。观众们的肯定,是对我的最大鼓励,这也是我无论遇到怎样的艰难困苦,都能坚持为群众歌唱的精神动力。”

杨敏和我们说起了这样一件往事,“文革”期间的一次,她到淮南矿务局九龙岗煤矿唱戏。有一些正上班的煤矿工人为了能听到她的戏,就想出了一个办法,将滚烫的红芋塞到腋下量体温,然后以发烧为由请假来听戏。戏是听了,但为此还被扣上“破坏抓革命、促生产”的罪名,遭到了批斗。

董必武赞誉推剧

由于杨敏的演艺超群,代表作众多,塑造了很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因此被誉为“推剧皇后”。1956年,刚满20岁的杨敏,凭借在《菱角湖畔稻花黄》中成功饰演女主角小秀,在华东地区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荣获演员表演奖二等奖,时任国家文化部局长的田汉同志亲自为她颁发了奖状、奖章和700元奖金。这年,中国唱片社出品了杨敏演唱的推剧《蓝桥会》选段,使她那委婉、优美的唱腔,一下子传遍了淮河两岸、大江南北。这些,在当时是很了不得的。粗略算一下,杨敏演唱的戏剧有一百多部。“每一部戏,我都是用心用情去演唱的,都可算是我的代表作,比如《游春》《柳树井》《小女婿》《休丁香》……从传播范围和影响力上看,我主演的《送香茶》《蓝桥会》《一个志愿军的未婚妻》等戏曲的唱片,在省内外乃至全国发行并广泛播放,影响很大。”

实际上,在推剧的发展上,杨敏的贡献非常突出,既是奠基性的,也是里程碑式的。1953年杨敏从小学音乐教师岗位调到剧团当演员,她第一个在戏中主演花旦、青衣,从而结束了凤台县花鼓灯小戏“男扮女装”的历史。其次,杨敏大胆创新改革,吸收、融合了黄梅戏、豫剧、吕剧、京剧、庐剧、泗州戏、淮北梆子、二夹弦和民间小调《孟姜女》《凤阳歌》及凤台琴书的营养成分,形成了独特的“杨敏唱腔”。

“‘杨敏唱腔’打破了推剧‘四句一推’的惯常调式,采取‘闪板躲字’的方法,做到了抑扬顿挫,字正腔圆;她敢于标新立异,主张选用高胡作为伴奏主乐器,使推剧的唱腔与音乐达到完美统一,更具感染力;她善于运用滑音、小顿音、上下颤音,并且独创了‘弹音’,这些澜腔的运用,使她的唱腔更加细腻、圆润、跳跃和丰富多彩,极富艺术表现力;她还巧妙地运用方言和虚字衬词,修饰、美化自己的唱腔,以及‘亲娘来、我的妈妈’等来自老百姓口语的演唱,让听众备感亲切。”凤台县推剧团原团长陈魁先生这样说。

无疑,杨敏老人为推剧的创立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60年10月,国家副主席董必武到阜阳视察时,观看了杨敏演出的《送香茶》《拾棉花》后,大加赞赏,他说:“这个剧种很有特色。演员的唱腔音韵优美,对这样的演员要好好培养。”

推剧不能被人遗忘

杨敏的并非一帆风顺,特别是“文革”期间受到非人的待遇。然而,无论在什么境况下,她总能用她那娇小、柔弱的身躯承担起各种挫折和打击,永远积极乐观地工作和生活着。“我的人生,可说已‘死’了三次了。1957年我被打成‘右派’,‘死’过一回;1964年在‘四清’运动中被打成多吃多占的‘四不清’干部,又‘死’了一次;1966年‘文革’大批斗时,整天游街示众,再次‘死’了一回……可以说,我已经是‘三死三生’的人,对什么挫折都不怕了。我之所以能够一次次地‘活’下来,是因为我非常热爱推剧艺术,尤其热爱我的听众,是喜欢我的听众给了我活下去的力量。”她的坚强信念和意志力,促成了她作为一个戏剧艺术家的完美人格。

作为一名老艺术家,杨敏最担心的还是,近年来,包括推剧在内的一批传统戏剧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甚至受到了冷落。“毫不隐讳地说,传统的剧目已没有几人去唱,也没有几人听了,现代推剧更是名存实亡。这不能不令人忧心忡忡。”杨敏轻叹了一口气,继续说:“好在,省、市、县几级都很重视推剧事业的发展,这使我们看到了希望,也增强了信心。特别是凤台县委、县政府,对于发源于本地的独有剧种——推剧的传承更加重视,每年都要拿出数十万元用于扶持推剧事业的发展。淮南市成立了推剧研究会及研究所,从学术和推广的角度,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在宣传氛围、营造环境上还不够;尤其是推剧艺术人才奇缺、后继无人,这是最大的问题。我虽年岁已大,但振兴推剧的心愿未了,我要一直为推剧发展和繁荣鼓与呼。近年来,我在支持业余推剧团演出、培养青年演出、创立推剧研究基地、促进推剧艺术进校园等方面,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之后,杨敏老师补充说,还有一件值得庆幸的事呢。那就是推剧已于2006年12月被列入安徽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1月她本人也被安徽省文化厅命名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推剧代表性传承人。这是很值得庆幸和铭记的。提到“非遗”两字,人们自然会与“保护”挂起钩来。这是一件好事,可我们看到这两个字,心中却生出一丝不安。真不希望,我们民族的优秀民间艺术——推剧迅速被人们遗忘,更不愿它真的成了“遗产”!

相关新闻:

标签:杨敏 戏剧 推剧

人参与 评论

一周要闻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