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在岳西的“茶马古道”遗存里重温历史


来源:安徽文化网

塔儿岭茶亭,位于安徽岳西县天堂镇与响肠镇接合部的塔儿岭上,距离县城大约四公里。该亭始建年代无人考证,重建年代为清光绪16年(1890)10月,是本地王氏族人所做的一项义举。

原标题:岳西的“茶马古道”遗存

岳潜高速的贯通,让岳西这个古老、红色的山区县的人民圆了久盼的梦想,如今新的岳武高速又将建成,更是加快和便捷了山区人民走出去和外地人们的走进来。

而一条曾经满载穷困山区人民梦想、通往外面世界的古道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今天,我将带大家一起细细重温,慢慢咀嚼岳西的“茶马古道”遗存——塔儿岭茶亭,但愿勾起你对往日的美好回忆。

塔儿岭茶亭,位于安徽岳西县天堂镇与响肠镇接合部的塔儿岭上,距离县城大约四公里。该亭始建年代无人考证,重建年代为清光绪16年(1890)10月,是本地王氏族人所做的一项义举。茶亭为杉木穿榫结构,亭顶人字形,小青瓦覆盖,下由三组、12根大木柱支撑,是岳西到潜山、怀宁方向的出山必经古道,古道贯亭而过。由于现代交通的发展,古道荒弃,茶亭在风雨飘摇中渐渐腐烂、破损,于2009年夏季的一次风雨中腐塌。岳西飞鹰在2007年5月13日专程至此记录下了坍台前的茶亭(如下图)。

塔儿岭茶亭遗存有亭碑两块,一曰“茶局捐名”,一曰“文公碑记”。两碑大小相仿,高100厘米、宽50厘米、厚5厘米,楷书镌刻。前者,刻录有61户捐款者的姓名、款额;后者叙述了建设茶亭的缘由、作用以及茶亭四界等,点明了建亭的主旨是为“穷途逆旅、碧囊亦空”的“寒士”提供一个息肩解渴的去处。因年代久远和保管不善,“茶局捐名”碑已碎为三块,两碑的碑面文字均有缺失或模糊,需细心考辨,才能看通读懂。

“文公碑记”全文如下:

闻之,十里设卢舍,鸿思播及萍踪;七碗备琼浆,囗囗(囗:缺字,下同)庸何梅指。况兰亭饮佳,便欲咏吟;岂茶台香浓,尤嫌小住?皖北塔儿岭,往来要道也,境原僻壤,路属康衢,阴异羊肠,程经驿足。问征夫以前路,折梅偏尝;并南访过客兮后尘,往神曾逞河北。望黄沙半岭,步步骈来;笑红雨一肩,人人鳞至。足期云托,腋愿风生。前此茅屋几椽,风清月冷;恨那草亭几柱,人淡花闲。浊茶虽煎烟,原炊乎土灶;春芽欲作价,必尝夫金(?)。每遇大雅名流,青铜不惜;奈有穷途逆旅,碧囊亦空。对彼乳液流香,苦我腰缠无抄;即喜云腴云脚,莫供绣囗。诗肠我辈,闲观情难。坐视处,一襟寒士,末能舍食而施;衣恁半点,良心莫云济人。以利物亭(阜),既改造岭际茶并设施庭间。座绕风檐,暂念息肩之苦;壶藏春叶,欣润汤肺之间。仰看天柱峰前,对塔醉饮;倚向木栏杵外,听乐高谈。盏底流黄,也胜怀中橘赠;殴浮泛绿,何须梦里钱还。纵非雪落飞飞,芳留齿颊,但得风吟袅袅,凉沁心脾。结构愧鸟革之华,烹松乏鸦山之味。竹期款客,奚妨谢以好歌;草实书怀,切勿差兹俚语。

立杜捐契维新公裔经济仝侄燮、羹今将塔儿岭头草屋一所,屋头山地一处杜捐与,上至凸曲转向西,西由大岗脊分水直下至石土地庙下坳抵人行大路,曲转向南,南由人行大道至下微转恁屋扇外坎下,余地坎下抵乾沟口上坎超东起首为界,界内。  公刻石勒碑,永垂不朽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郭玮]

标签:茶马古道 茶亭 遗存

人参与 评论

一周要闻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