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合肥人身边的“两弹”功臣


来源:合肥晚报

如果不是有人指点,你肯定不会觉得住在合肥合作化北路的团安新村的一群老人有什么特别之处:除了口音不同外,他们和所有的老人一样含饴弄孙,安享晚年。但就是这样一群老人,却是“两弹一星”的缔造者,他们都来自一个神秘的单位——核工业二二一厂。

原标题:安徽人身边的“两弹”功臣

如果不是有人指点,你肯定不会觉得住在合肥合作化北路的团安新村的一群老人有什么特别之处:除了口音不同外,他们和所有的老人一样含饴弄孙,安享晚年。但就是这样一群老人,却是“两弹一星”的缔造者,他们都来自一个神秘的单位——核工业二二一厂。他们参与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的研制,见证了我国核工业的发展。几乎每个人身上都有着一段传奇故事。上世纪80年代,他们内迁到合肥,成为我们身边普通的“不普通”人。

金银滩,其实没那么美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人们走过了她的帐房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这是著名的西部歌王王洛宾先生创作的《在那遥远的地方》,这首享誉世界的民歌描写的是青海美丽的金银滩。而核工业二二一厂就坐落于金银滩。

为什么中国第一个核工业基地会选在这个地方呢?“1956年,中央决定我国上马建设核武器研制基地。核武器的研制是一项危险性大、放射性高、技术性强、要求严格保密的工作。选择金银滩是出于安全和保密的需要。”徐步霄,出生于陕西,曾经是核工业二二一厂的商业局财务处处长,虽然已古稀有余,但精神矍铄,向我们说起了那段历史。

据徐老介绍,1957年中央决定调西藏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李觉少将任新成立的二机部九局局长,这是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究机构,后来他的代号就叫国营二二一厂,对外称青海矿区。5月份,李觉将军就带上国内相关专家和苏联援华专家等十几人,风风火火踏遍西北、西南等边远地区,最终选定青海的金银滩为原子弹研制基地的厂址。理由是金银滩地区四面环山,中间形成一个小平原,比较适宜建厂;加上这里人口稀少,地域宽阔,有利于搬迁居民;而且这里地处内陆、荒芜闭塞,更有利于保密和保卫工作。

“初步规划的厂区面积大约570平方千米,分布着十几个分厂,担负着不同的科研任务。保密区域有1100多平方千米,遍布至整个金银滩草原,基地四周岗哨密布,戒备森严。”徐老说,当时全国支援建设二二一厂主要有三股力量:各行业精英,部队转业军人和勇于支边的学生青年。他是1958年调入,是第一批进入戈壁滩的建设者。

金银滩,这名字虽然很好听,但当徐老他们一帮人来到这里后,才知道什么叫荒凉。

“白天风沙乱舞,必须戴着防风镜,晚上寒气逼人,住着没有门的羊圈。那里的狼特别多,一晚上都在叫。和我们一起去的很多十七八岁的小姑娘从没见过这场景,吓得整夜睡不着觉。”徐老说。而在徐老同事李同恩老人的回忆中,当时生活上的困难主要有三点:一是气压低,空气稀薄。有的地区含氧量只有30%,像他们这20岁小伙子走几里路就气喘吁吁。二是早晚温差大,能达到18-20度,真可谓早穿棉袄午穿纱。三是吃住很不方便,没有开发的金银滩荒草有齐腰深,没有住房就住牛羊圈。1960年冬天,饥饿和严寒袭击银滩草原。干部粮食定量每月24斤,吃的是青稞面、谷子面,每月2钱油,副食仅有一点咸菜、白菜汤,90%的职工得了浮肿病。

但这一切,都没有吓倒有着一腔热血的青年们,他们二话没说,在艰苦的地方开始了我国的核试验工作。

起步,总是那么艰难

因为中国是第一次进行核试验,所以一切都等于从头开始。“刚开始还有苏联专家帮助,但是好景不长,1959年6月中苏关系破裂,苏联政府撤走所有的专家。没有了图纸,没有了技术指导,没有了机器设备,我们只有靠自己了。”徐步霄老人告诉我们。

研制我们自己的原子弹是当时全国最大的任务,这一点,作为原子弹合成工序的工程师尹成耀感触最深,“苏方专家撤走后,在一没图纸二没设备的条件下,厂里上上下下齐心协力。没机床就用手工刮刀,没计算机就用算盘。”据尹老介绍,“有一个安置炸药的工序,程序是非常危险的,产品浇铸出来以后,有一个毛口把炸药的部件按照尺寸来加工到图纸上的要求,为防止产生静电,工人就使用铜制工具一点点地削。当时很多道工序都是完全靠人手工的方式进行。”

尹老为我们举例说,聚焦组件是形状特殊的薄壁零件,形位、尺寸精度要求高,铸造、加工、测量十分复杂和困难。工程技术人员经过数十次工艺改进,铸造出合格的毛坯零件;而201车间用块装法生产出第一块炸药部件,打响了草原爆轰试验的第一炮。“因为没有经验可循,我们能做的就是多次实验,从中找出规律。一个技术几十次、上百次实验是很正常的,有的甚至达到了上千次实验。特别枯燥无味。”

在这种实验过程中,不少人受伤、残疾,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让人欣慰的是,最终迎来了胜利。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起爆。虽然尹老、徐老等这些人当时也和普通人一样,是从广播中听到这一消息的,但他们那种喜悦之情是无以言表的。

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从原子弹到氢弹,美国人用了7年4个月,苏联人用了4年,英国人用了4年7个月,而我们中国人只用了2年8个月的时间!

资料记载,我国前16次核爆炸的成品都是在二二一厂制造的,二二一厂先后制造了我国多种型号的战略核武器。最辉煌时的二二一厂的干部职工竟有三四万人之多,超过了驻在地海晏县的总人口。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和奋斗,一个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集科研生产为一体的核工业生产基地屹立在金银滩草原上,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屈辱的历史被终结了。

保密,不得不说的话题

“每天早上6点整,我们带着饭盒,坐着我们厂专列火车,从生活区开往厂区。像我们这样乘坐火车去上班的在全国不多见吧?”老人们向我们回忆起当年各种不寻常的经历。不过,让他们印象最深的还是无时不在的保密意识。

当时很多人得到通知,上级部门要挑选一些技术人员,从事秘密工作,并不知道自己要到什么地方从事何种工作,只知道这是组织上交代的任务。正如徐老所说的,在那个年代,选择从事两弹一星的工作人员是极其严密的,只要一经入选,粮食关系、户口迁移、工作调动等一切手续都由组织统一安排。以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当这个消息传到核工业二二一厂的时候,在此研制多年原子弹和氢弹的工作人员,竟然不知道如此威力巨大的核武器就是他们这里制造的。

今年72岁的董殿举老人,曾负责核工业二二一厂器材处。据董老介绍,当年进厂第一项工作便是保密教育,按照所处的级别和工种,分为高、中、低三级。过程非常严格,甚至家人都不能告诉,“我和爱人刚谈恋爱的时候,我还骗她我在牧场放羊呢……”说到保密这茬,坐在一旁的徐老忍不住笑着回忆起曾经的往事。

二二一厂的保密制度在当时的国内可能是最严格的,所有的职工都严格地执行这项制度:知道的不说,不知道的也不会问。核工业二二一局合肥管理处的老人说起了一件真实的故事:有一对新婚夫妻,先后接到调往金银滩从事国防科研工作的调令,但他们彼此都没有告诉对方真相,就这样没有书信、没有电话。半年后,在二二一厂区内,夫妻二人竟然不期而遇……是啊,正是有着这样一群为祖国牺牲个人利益的热血青年,才造就了我们在一穷二白、毫无基础的情况下研制出了震惊世界的两弹一星。

管理处的赵四京处长介绍,二二一厂修建有可以连接国家铁路网的铁路专用线,拥有自己的车皮和牵引机车,但是,你从公开的地图上绝不会看到这条铁路线的存在;还有用于原子弹零部件装运的专用火车站,这个火车站在起运原子弹、氢弹时,规定每200米的距离就要有一个武装军人站岗警卫。基地还有建在地下九米深处的指挥所,专门为防止敌人空袭而用;面对爆轰方向的观察所除了2米厚的钢筋混凝土外,还有一层2厘米厚的钢板保护。

撤厂,奔向祖国四面八方

核工业二二一厂从建厂始,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为我国的国防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特别是“两弹”爆炸成功,使得我国拥有了与之匹配的大国强国地位。

时间到了上世纪80年代,由于国家战略政策的调整,加之二二一厂已完成了它的使命。中央决定撤销二二一厂,并分流在职和离退休员工到全国各地。在当时合肥市主要领导的支持下,两千多核工业人来到了江淮大地,成为了合肥市民。

对于来到合肥的这些工人来说,他们有着一种情结——因为“两弹元勋”邓稼先是安徽人。

“当时的邓稼先很年轻,也很帅气,作为国内顶尖核物理专家。在当时我们那个年代或许应该是偶像级人物。”同是安徽老乡的尹成耀老人介绍说,因工作原因曾经跟邓稼先有过不多的照面,“因为邓稼先是高端人才,平时都住在专家楼,和他接近也比较困难,不过倒是经常在食堂打饭时能碰着面。”在场的老人谈起邓稼先,都不约而同为他的敬业精神赞叹不已,“一次,航投试验时出现降落伞事故,原子弹坠地被摔裂。邓稼先深知危险,却一个人抢上前去把摔破的原子弹碎片拿到手里仔细检验。身为医学教授的妻子知道他‘抱’了摔裂的原子弹,在邓稼先回北京时强拉他去检查。结果发现在他的小便中带有放射性物质,肝脏破损,骨髓里也侵入了放射物。”

老人们说,当他们听到邓稼先因癌症逝世只有62岁时,每个人都感到痛心,“我们到合肥后,还专门到邓稼先的老家安庆去了一趟。去瞻仰我们这位敬爱的老领导。”

虽然二二一厂已被当地政府改造成了旅游胜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但当核工业二二一厂的厂牌被揭下时,在场的所有员工久久不愿离去……50多年前,他们曾在金银滩上,为我国核武器研制作出重大贡献;50多年后,他们分散在全国各地,继续为构建和谐社会发光发热。褪去了曾经的“光环”,年过古稀的他们依然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殷艳萍]

标签:合肥 老人 两弹功臣

人参与 评论

一周要闻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