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吴青平:“剪”出美丽人生


来源:徽商杂志

一切豪言与壮语皆是虚幻,在吴青平看来,惟有坚韧和执着才是踏向成功的基石。 对于吴青平而言,人生是被“剪”出来的。作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剪纸艺术委员会副主席、青平坊剪纸艺术工作室创始人。

一切豪言与壮语皆是虚幻,在吴青平看来,惟有坚韧和执着才是踏向成功的基石。

对于吴青平而言,人生是被“剪”出来的。作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剪纸艺术委员会副主席、青平坊剪纸艺术工作室创始人,吴青平的一生早已和剪纸这一历久弥新的艺术紧密相连。

“我的人生就和手中的剪刀一样,应该剪出最美的图案”。4月19日,吴青平坐到了记者面前。她无疑是美的,美得端庄大气,生在皖北阜阳的吴青平不同于江南女子的秀美娇弱,她举手投足间尽是自信,说话干脆不拖泥带水。尽管当天合肥沉浸在一片氤氲湿漉的水汽之中,但是她的出现像火热的太阳般直逼你的眼。

仔细端详吴青平的手,并无异于常人之处,甚至在长久的工作中,这双手已长出了厚厚的茧子。但就是在这双神奇的手中,包括申报吉尼斯纪录、2008平方尺的整张红色宣纸作品《和谐中华》等剪纸佳作鬼斧神工般流淌出来。奇思妙想的构图、行云流水般的剪裁、信手拈来的娴熟技艺……活灵活现抑或传神逼真已不足以形容她的作品。

除了作为安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坚守着剪纸这门传统艺术,吴青平更是在艺术市场化上多有尝试,青平坊剪纸艺术工作室的创立和剪纸的展出无疑缩短了公众与剪纸作品的距离。

“最艰难的时候有人嘲笑我是‘疯子’,可是我仍坚信自己的路是正确的。剪纸艺术从最早的祭祀图腾发展到实用性剪纸,再到如今的艺术性剪纸,除了技艺上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为中国文化的传承提供了载体,我在做的正是重拾中华剪纸文化并让其焕发新的生机。从这个层面来说,我是幸运的。”如同河蚌忍受了沙粒的磨砺,终于孕育绝美的珍珠;铁剑忍受了烈火赤炼,方能炼就锋利的宝剑,在吴青平看来,一切豪言与壮语皆是虚幻,惟有坚韧和执着才是踏向成功的基石。

崭新的天地

对于吴青平来说,将剪纸艺术坚持到底可以说是命中注定。

早在八九岁的时候,吴青平就接触到了剪纸。心灵手巧的她很快喜欢上了这门民间艺术,十二三岁的时候,她就能剪出似模像样的喜花,这是邻家姐姐出嫁时她最好的贺礼。

久而久之,她渐渐对剪纸艺术痴迷起来,活灵活现的十二生肖图、饱含祝福的红喜字、各色花卉盆景、飞禽走兽、五谷六畜、英雄人物、历史掌故、神话传说、风景名胜、亭台楼阁等等都成为她创作的对象。

随着时间的推移,吴青平长大成人并办了一所幼儿园,儿时起就非常喜爱的剪纸也被她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指导学生做剪纸手工时,她仿佛又重新找回了旧时的回忆和满满的幸福。

与剪纸的再次相遇始于2003年,人生的变故让她在痛苦的边缘煎熬,这一次,是剪纸让她逃脱了磨难的泥沼。

“那几年发生了很多事情,也让我的事业回到了起点。应该说在我最痛苦的时候,是剪纸让我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圈子,接触了很多新朋友,他们让我看到了人生更多的侧面。”正是这个时候,吴青平真正感受到了阜阳剪纸的魅力和文化。

据了解,阜阳剪纸产生的确切年代已无法考证,但关于阜阳剪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1976年起,阜阳文化部门对全地区剪纸作者进行普查,搜集整理作品,据统计当时阜阳民间剪纸作者近千人。陈之仁、吕凤毛、王家和、程建礼、贾培秀、戴氏三姐妹等阜阳剪纸艺人都在这次普查中相继被发现。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在“阜阳剪纸歌”中题到“双手能而巧,心灵慧亦聪。纸随刀剪转,须臾万象生”。2002年农民剪纸艺人程建礼被中国剪纸研究会评为中国剪纸大师;2006年,阜阳剪纸被命名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阜阳剪纸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愈深入了解阜阳剪纸的历史和其沉淀的厚重文化,吴青平就愈加笃定要在这行坚持下去,能够把每天喜闻乐见的东西,通过剪纸形式表现出来,于她而言就是一件最美好的事情。当时,朱堃英和程建礼是阜阳剪纸的巅峰人物,分别代表了精细刻法和随意起剪两种风格,两位老人过世后,将这两种风格融为一体的正是吴青平。两位老人的弟子不少,但都有自己的谋生手段,剪纸无奈被大家当成爱好,最终以剪纸谋生并进行商业化运作的人,也只有吴青平一人而已。

作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吴青平和青平坊已经成为阜阳剪纸的一张“名片”,可是当初她将投身剪纸艺术的大胆想法告知亲友时,却毫不意外地遭到了所有人的劝阻,甚至连她的师傅都语重心长地告诫她:“你要喜欢剪纸你可以去玩,要把一生献给剪纸,我劝你别做了,因为这个剪纸是要饭的生意。”

“其实,我当时真的没有想要靠剪纸谋生,剪纸是我精神上的享受,也是伴随我度过人生中最艰难时刻的亲密朋友。当时,一些发生在阜阳的事情也让很多人戴着‘有色眼镜’看我们,说实话,那时候也有一个想法,就是通过剪纸让更多人看到阜阳人心灵手巧的一面。”这样的想法如蔓草般在吴青平心中潜滋暗长,她想走出一条与前辈们不同的路。

2004年春节,吴青平来到合肥,她多番走访拜访之后,终于用诚意和高超的技艺赢得了第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在合肥一综合购物商场,她借场地办起了第一个剪纸展览,展会上,她惊奇地发现大家对于剪纸的文化和作品认可度非常高,几天的展出不仅收获了爆棚的人气,更是让她第一次从剪纸上“掘金”。

“当我把首次赚来的800元交给朱堃英老师时,老人家哭了。”她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仍感慨良多,“朱老师一生剪纸,作品最多被请去做展览,很少换来过实实在在的‘钱’,也是这次让我和同行们看到了剪纸的商业价值和潜力,这门并不被大家看好的民间技艺,其实是有着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的,就看我们如何去挖掘了。”

重塑商业价值

2004年,旨在挽救、传承、发展剪纸艺术的“青平坊剪纸工作室”成立了。吴青平一直在找寻或是等待一个让中国甚至是世界关注阜阳剪纸的机会,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终于让她等来了一个证明自己和阜阳剪纸的机会。

“在当时特定的环境和大事件下,所有中国人都全身心投入并处于无限兴奋中,2006年我一看到奥组委在民间征集作品就迫切想把阜阳剪纸展示给世界,所以当时做出决定并不困难。”话虽如此,但吴青平的“想法”仍然让周边的人大吃一惊,她计划创造一幅长200多米,宽60厘米的巨幅剪纸作品,这个尺寸的剪纸在当时几乎是没有的,且不论技术和完成难度,光是找到符合条件的宣纸就让她费尽了脑子。

与奥组委联系过后,吴青平踏上了北京之旅。原来,奥组委了解了她的想法之后非常感兴趣,也希望与她详细沟通剪纸作品的内容,“我当时去的时候对方还是有点震惊的,他们一开始以为做剪纸应该是个农村大娘,指不定还是卖了家里一头猪才攒够的路费。”经过沟通,吴青平将作品的尺寸重新调整为长223米,宽1米,作品面积达2008平方尺。

“我在人生的低谷迎来了创作的高峰,骨子里,别人越是阻拦,我就越是想拼命完成,想在痛苦的垂死挣扎中成就自己,很多人都难以理解我,那时挺多人都叫我‘吴疯子’的。”完全沉浸在创作中的吴青平暂时忘掉了生活的窘迫和困苦,全力以赴筹集资金完成创作。她终于在宣城泾县的一家宣纸厂找到了符合尺寸的宣纸,可是对方的报价让她大吃一惊,整缸浆染成红色的宣纸要20万!

听到价格后,吴青平有些懵了,“当时的我就像骑在马背上下不来也不想下来,只能一口气往前走,毕竟当时所有期待的眼神都盯着自己。”咬牙借钱买下宣纸后,吴青平又定制了一个大大的蜡盘,一年的创作中历经酷暑严寒,密闭的创作室内没钱购置空调又不能开风扇,她就用冰块这一最原始的方式降温。

“当我站在迎奥运倒计时一周年的晚会上时,那一刻所有的困难和挫折都融化了”,现场观众的掌声和高声的呼喊让吴青平和她身后那幅世界上最大整张红色宣纸作品《和谐中华》成为当之无愧的焦点,这一堪称阜阳剪纸界里程碑式的作品将世界目光成功聚焦在中国民间传统艺术之上。

2008年11月,她的剪纸作品《簪花仕女图》在联合国《全球最佳范例》公益文化活动展览中获奖并被永久收藏;2009年,青平坊精心组织创作了《中华孝道源远流长》、《敬老楷模孝感动天》两幅作品,作品各长60米、宽1米,向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在国家民族文化宫成功展出;2012年,吴青平创作了26米长的龙年特色献礼作品《盛世祥龙》,99条祥龙盘旋在祥云之上。

“有了之前的成功经验,后期再创作巨幅作品就驾轻就熟了。从这些作品中,我也希望大家不光看到形式上的突破,更能看到作为民族艺术和植根于民间土壤的剪纸的崭新魅力。”在吴青平看来,剪纸艺术从最早的祭祀图腾发展到实用性剪纸,再到如今的艺术性剪纸,除了技艺上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为中国文化的传承提供了载体。在保留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她也希望通过创新和商业运作让剪纸和现代艺术品一样,成为公众愿意去欣赏和珍藏的艺术佳品。而这恰是她们这代民间艺术家们共同的愿望。

“剪纸是非常有灵性的,除了作品可以流传,作为个体的人我也希望给这个世界留下些东西。文化是历史的沉底,更需要传承,这也是我们这些非遗传承人们的责任,通过我们的努力给历史留下些什么,成为一个存在时有价值的浓墨重彩的人,这种价值感比金钱重要。”

对于当下,吴青平也有一些遗憾,民间艺术的传承需要产生价值,这样才能让有手艺的人有尊严地活着,有能力去钻研,但是现在很多关于民间艺术的商业开发和运作和这些真正掌握技艺的人并没有直接联系。“很多民间艺术的传承人不懂得去交流争取,政府对文化产业开发的政策扶持和倾斜有时并不能让他们直接受益,反而是懂得商业运营的生意人攫取了其中的多数收益,如果这些资金和政策能真正用在艺术传承人身上应该效果更好。”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吴振北]

标签:吴青平 人生 剪纸

人参与 评论

一周要闻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