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立体化综合观测网形成 合肥气象预报越来越准


来源:合肥在线

我市自2013年10月与省气象局签订合作协议、正式展开合作以来,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在推进合肥气象现代化建设上取得了初步成效,合肥气象现代化发展迈入“快车道”。

原标题:合肥气象预报越来越准

细心的市民发现,近年来,天气预报越来越准了!

建设现代化

我市自2013年10月与省气象局签订合作协议、正式展开合作以来,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在推进合肥气象现代化建设上取得了初步成效,合肥气象现代化发展迈入“快车道”。

记者了解到,市政府与省气象局合作以来,我市加快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的意见》、《合肥市率先实现气象现代化行动计划》等一批含金量高、目标明确、要求具体的政策性文件,引导气象现代化建设迈入规范化、制度化、持续化的发展轨道。各县市加强对气象现代化的经费支持,全市累计安排项目建设资金近8000万元,保障了气象现代化重点项目的顺利实施。

观测自动化

气象预报离不开科学检测。我市累计建成自动气象站216个,城市观测网密度达3~8公里,基本达到了国家规定的布局标准;建成公路恶劣能见度自动观测站53套,站网密度达5~10公里,有效提升了对团雾灾害的监测能力;各县市的乡镇气象自动站今年有望实现100%全覆盖。目前,全市气象灾害地面监测网已基本建成,初步构建了立体化综合气象观测网。特别是结合巢湖治理工作的需要,建成了巢湖水上综合气象观测平台,实现了对氮、磷、蓝藻等20个要素的全天候、不间断实时监测,全市气象灾害监测自动化水平显著提升。

记者了解到,我市气象观测自动化在全省领先,已实现温度、湿度、风向、风速、降水、气压、能见度、蒸发、辐射等气象观测要素项目的自动化,观测自动化实现率达到90%以上。据悉,今年我市所有国家级气象站将全部升级为新型站,观测自动化实现率将进一步提高。

服务多元化

随着气象事业快速发展,我市气象部门推出的天气预报产品不断精细化,临近预报、短时预报、短期预报、中期预报的预报时效分别达到6小时、 24小时、72小时、168小时,时间精度达到1小时、6小时、12小时、12小时,空间精度达到乡镇。当前,我市台风、寒潮、大风、高温、干旱、霾、道路结冰等预警发布提前时间超过6小时,暴雨、雷电、雷雨大风、大雾等预警发布提前时间超过30分钟。

近年来,我市广泛借助社会力量,多渠道、多手段提供气象服务,尽可能满足社会公众需要。从2014年起,市政府安排专项资金264万元在市区开展了政府购买生活气象服务、气象科普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等4项服务,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气象服务,改善民生、服务市民。去年,市气象局还与市民政局、 市农委合作实施气象防灾网格化服务,将气象信息及时传播到社区和农村。今年,各县市也逐步实施政府购买服务,发挥乡镇信息员作用,推进气象服务向基层延伸,公共气象服务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李燕飞]

标签:合肥天气 观测网 天气预报

人参与 评论

一周要闻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