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芜湖“抗癌奶奶”陈余芳无偿编织逾千件衣帽赠予孤寡老人


来源:安徽好人网

人物介绍:陈余芳,女,1950年出生。原芜湖市丝绸厂退休职工,曾获得芜湖市、安徽省、全国“三八”红旗手,芜湖市先进生产者,芜湖市劳动模范,芜湖市新长征突击手标兵,芜湖市下岗再就业先进女职工暨三八红旗手

人物介绍:陈余芳,女,1950年出生。原芜湖市丝绸厂退休职工,曾获得芜湖市、安徽省、全国“三八”红旗手,芜湖市先进生产者,芜湖市劳动模范,芜湖市新长征突击手标兵,芜湖市下岗再就业先进女职工暨三八红旗手,安徽省江淮志愿服务优秀个人典型,芜湖市首届好市民,芜湖市十大平民英雄,芜湖好人,安徽好人等荣誉称号,并于今年五月荣获“中国好人”的殊荣。

由中国文明网承办的2014年5月份“中国好人榜”名单在近期公布,芜湖“抗癌奶奶”陈余芳在与病魔斗争的同时仍无偿编织逾千件衣帽赠予孤寡老人因而当选。

此时此刻,这个被各种荣誉簇拥的老人就坐在卧室的窗户旁,娴熟地织着一件毛线帽。她微眯着眼睛整理线头,偶尔抬起头向我们微笑,大声地招呼我们喝茶。

针线之间丝丝温情流动

陈余芳的老伴唐明告诉记者,“十三年来,陈余芳一直与癌症抗争,化疗侵蚀着她的健康,使她左眼近乎失明,听力也急剧下降,她正在经受各种并发症的折磨。我和儿子考虑到她身体的承受能力,曾一致反对她继续编织爱心毛衣。而陈余芳自己却执意要坚持编织下去,她只是语气笃定地告诉我们:‘只要我的手还能动,我就会一直编下去。’”

像是突然想到什么,陈余芳放下手中的活儿,拉着记者到另一个房间参观。走近房间,我们被眼前堆积成山的毛线织品惊住了。陈余芳告诉记者,这里的毛线帽都是她“改良”过的,之前她为老人们编织的毛线帽重保暖轻美观,竟然被退回三顶。此后她吸取教训,仔细研究编织手法以及色彩搭配,从而使美观度和实用价值一并得到提升。现在,老人们都争相向她讨要帽子。不仅如此,陈余芳编织的毛线袜,针脚细腻匀称,巧妙地藏起了接缝口,和当下流行的雪地靴如出一辙。展示完自己的编织品,她忽然面露愁容对我们说:“冬天马上就要到了,我要加把劲儿,赶赶工,好在入冬前把这些毛线织品送到老人手中啊!”

恩爱夫妻携手走过三十载

一个是活泼开朗的豆蔻年华,一个是沉默寡言的内向少年,青春年少的陈余芳和唐明虽因父辈相识却鲜有交集。先后历经上山下乡的知青之路,人生境遇从此改写。一次父辈的同学聚会让而立之年的他们再次相遇,就这么自然而然地携手步入了婚姻生活。

老伴儿肯吃苦、很勤劳、愿意包容令唐明感动。那时的他们只是简单地摆了桌喜宴邀来亲友观礼,之后利用仅有的几天婚假去苏杭一带走了走,就算是年轻人说的“度蜜月”吧。唐明说,这三十年他们在婚姻中学会的便是责任,这简单的两个字却用尽了他俩一生的无言的爱去诠释。这一代的爱情,把朴实无华演绎成缱绻情深,把无微不至汇聚成细水长流。

婚姻生活30多年,携手至今,陈余芳也曾因企业破产面临内退而举步维艰。那时的她情绪极为低落,从工作岗位上脱离使她备受煎熬。一次偶然的机会她进入团结路街道办事处担任居委会主任,这一干就是六年。陈余芳一扫之前的阴霾,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日常的工作中,就连爱人唐明的私人时间也贡献给了这份令她重现笑容的新工作。

2001年,陈余芳被查出患有鼻咽癌,“五雷轰顶”便是她全部的感受。可以想象,在陈余芳确诊患病期间,唐明面对昔日爽朗谦和的爱人,如今却时而一言不发时而嚎啕大哭,是多么心痛。他放下手边繁重的工作,两年里陪伴陈余芳寻医问药,家庭的重担并没有使他妥协,“只要她开心”就是他最好的慰藉。唐明多年来如乔木般屹立在陈余芳的身旁,用他平凡宽厚的臂膀筑起她心间最坚实的港湾。

家庭温暖支撑着她继续前行

一边与病魔顽强抗争,一边坚持不懈将爱心织物送给有需要的人,如此坚强乐观的陈余芳,在她的身后一定有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家庭支撑着她。谈到家人,陈余芳笑意更浓,赶紧给我们拿来夫妇俩和小孙子的合照。身在合肥工作的儿子儿媳,逢年过节周末假期便会赶回芜湖陪伴老人。善解人意的亲家也在得知陈余芳的病情后,承担了照料孙子的重任。就是这样一个平凡朴实的家庭,将陈余芳拉出人生的低谷,为她筑起避风的港湾。清瘦的老伴甚至承担起所有家务,只为了让她安心织毛线。这一针一线编制出的浓浓情意,不仅仅来自陈余芳的一双巧手,更是来自她身后这个和谐温暖的大家庭。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吴振北]

标签:陈余芳 编织逾千件衣帽 芜湖

人参与 评论

一周要闻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