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2015国家科学技术奖揭晓 习近平为安徽14项成果颁奖


来源:凤凰安徽综合

1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我省共有14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多光子纠缠及干涉度量”项目夺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原标题:安徽14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

1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午10时,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始。在热烈的掌声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向获得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代表颁奖,并同他们热情握手表示祝贺。安徽省共有14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多光子纠缠及干涉度量”项目夺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这是继2013年铁基高温超导研究成果之后,中科大再次问鼎我国自然科学最高奖,实现了我省单位作为唯一完成单位首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重大突破。

“多光子纠缠及干涉度量”项目,由中科大教授、中科院院士潘建伟与同事彭承志、陈宇翱、陆朝阳、陈增兵共同完成。 《西游记》中,孙悟空一个“筋斗云”,就能越过十万八千里。几百年后,科学家在微观粒子层面实验验证了“筋斗云”这种超能力的可实现性:利用量子纠缠发展出的量子隐形传态,可将物质的未知量子态精确传送到遥远地点。潘建伟介绍,“多光子纠缠及干涉度量”,简单地说,就是根据量子物理原理提供的一种全新方式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传输和逻辑操作,并对光子、原子等微观粒子进行精确操纵,以确保在通信安全和提升计算速度等方面可以突破经典信息技术的瓶颈。 “实现对多粒子纠缠的相干操纵,是量子信息技术的关键科学任务,也是量子信息处理的核心物理资源。”潘建伟表示,正如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大卫·维因兰德所说,“纠缠粒子数越多,量子力学非定域性越强烈,对量子信息处理也越有用”。

2004年,潘建伟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五光子纠缠的量子态隐形传输,成果在《自然》杂志发表,同时入选英国物理学会和美国物理学会评选出的年度国际物理学重大进展,这对中国科学家来说是首次。此后,潘建伟团队先后制备出六光子、八光子纠缠,2007年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安全通信距离超过100公里的光纤量子密钥分发,2012年建成世界首个规模化量子通信网络,2015年更是实现“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该成果荣登国际物理学十大突破榜首。这些成果的取得,使得量子信息成为我国极具特色的优势研究领域,尤其是量子通信已成为我国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尖端技术,为“京沪干线”量子通信骨干网工程、“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等国家重大任务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科学与技术基础。

据介绍,我省14个获奖项目中,由我省单位主持完成的项目5项: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科技进步类二等奖2项,国际合作奖1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吴枫完成的“图像非均匀计算理论与方法”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铜陵有色股份有限公司的“复杂稀贵金属物料多元素梯级回收关键技术”、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大气细颗粒物在线监测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获国家科技进步类二等奖。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俄罗斯专家叶甫盖尼·维利霍夫获国际合作奖。我省单位参与完成的项目9项,其中,由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参与完成的“京沪高速铁路工程”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参与完成的“汽车制造中的高质高效激光焊接、切割关键工艺及成套装备”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阅读延伸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揭晓最高奖空缺

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今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经过严格评审,今年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共授予295个项目和7名外籍科技专家。具体授奖情况如下: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空缺。

国家自然科学奖42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41项。

国家技术发明奖66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65项。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87项:特等奖3项,一等奖17项(含创新团队3项),二等奖167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7人:杨克里斯特·杨森(瑞典),冲村宪树(日本),叶甫盖尼·维利霍夫(俄罗斯),彼得·史唐(美国),维尔特·伊恩·利普金(美国),卡洛·鲁比亚(意大利),约翰尼斯·弗兰肯(荷兰)。

(凤凰安徽综合安徽日报、人民网)

[责任编辑:王娟安徽]

标签:国家科学技术奖励 光子 量子隐形传态

人参与 评论

一周要闻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