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淮北市文明创建工作纪实:文明与城市水乳交融


来源:淮北文明网

漫步在淮北,看着自觉等待红绿灯的市民,笑容可掬的志愿者,干净整洁的街道,风景秀美的相山公园、南湖公园,随处可见的公益广告,深吸一口气,没错,这就是文明的气息。2014年以来,为推动文明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实现精细化、常态化、长效化,淮北市引进第三方测评,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聘请南京社科院为全市每月开展一次文明创建模拟测评。

原标题:文明与城市水乳交融:淮北市文明创建工作纪实

漫步在淮北,看着自觉等待红绿灯的市民,笑容可掬的志愿者,干净整洁的街道,风景秀美的相山公园、南湖公园,随处可见的公益广告,深吸一口气,没错,这就是文明的气息。

回首20年的创建征程,有遗憾,更有成就,多次获得全国创城工作先进城市称号,两次蝉联“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城市”,城市环境不断美化,市民对创建的支持率、满意度不断提升,更走出了一条资源型城市的抓创建促转型的发展道路,创建给淮北市带来的改变绝非单一的、微小的、表面的,而是全面的、巨大的、深入灵魂的。

生态的改变 环境治理让生活更美好

淮北也有“海”,去南湖景区“看海”已经与去相山公园爬山一样,成为淮北市民休闲健身的主要选择。每逢周末,市民们或全家出动,或呼朋唤友,相约在南湖共赏水天一色的优美景致。

然而,曾经的南湖却是以脏乱差黑著称的采煤沉陷区,放眼尽是荒草废滩,周边路坑洼不平,每到刮风天气,煤尘漫天飞扬。随着城市扩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民对于沉睡已久的南湖进行建设升华的需求愈加强烈。

2013年12月26日,南湖景区核心区全面建设正式启动,在景区建设指挥部和各项目施工单位的全力推动下,各项建设工作进展顺利、速度加快,用了不到半年时间就基本完成了核心区各项建设任务,刷新了淮北重大工程建设史上的纪录。新华网发表了题为《“地球伤疤”变身生态宝库 南湖整治见证煤城“蝶变”》的长篇报道,对南湖景区的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

截至目前,淮北市已累计治理采煤塌陷区15.5万亩;淮北湿地面积每年都有增加,目前总面积达到了11200多公顷;洪庄村通过土地复垦整理发展现代农业的做法得到联合国的充分肯定;2009年5月25日,《应对全球变化挑战的城市生态修复宣言》在淮北诞生。

改变不仅仅发生在南湖,2006年9月,淮北被建设部正式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2009年,省绿化委员会、省林业厅授予淮北“安徽省石质山造林绿化突出贡献奖”;2011年,相山风景区建设项目获省人居环境范例奖;2012年5月,淮北市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国土绿化突出贡献单位”称号。城市园林绿化三大指标由原来的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6%、绿地率3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8平方米,分别提高到43.03%、41.35%和13.22平方米,位居全省前列。

思想的改变 道德建设铸就“好人之城”

“好人”这个词语越来越被淮北市民所熟知,111位“中国好人”使淮北市有了“好人之城”的美誉,这是淮北市20年坚持文明创城的成果。从2000多年前汉代二十四孝之一蔡顺“拾椹救母”,到独轮车推出淮海战役的胜利,再到如今的“好人现象”,淮北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燃烧自己,温暖他人”的煤城精神。多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深厚的道德传承培育人,以宣传教育先行,营造出浓厚的舆论氛围。淮北文明网的开通、道德模范巡讲等等一项项具体举措,深化了人们的道德认识,增强了参与道德实践的主动性、积极性,进而提升了道德素养,提高了自身综合素质。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市委、市政府坚持以深厚的道德传承培育人,把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从正面引导入手,通过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刊物等多种媒体,设置公民道德规范宣传牌、文明创建大看台等专版专栏,开辟黑板报、阅报栏,设置各类公益广告,印发道德规范宣传单,举办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文明风尚,让基本道德规范走进千家万户、走入普通百姓的心里。

设立监督台和曝光台,加大宣传引导和曝光力度,对一些不文明现象进行跟踪监督,及时给予曝光,引导群众知礼仪、重礼节、讲道德,促进市民公共文明行为养成。开展经典诵读及先进事迹报告会活动,让道德理念入心入脑。2005年,全省第一家精神文明网站—淮北文明网创立,并与中国文明网联盟,使淮北文明网站成为传播城市文明的重要窗口和阵地,并在全省地市级广播电视台首先创办“文明大看台”栏目。

重视文化熏陶,坚持育人为先,在文明创建中,市委、市政府结合淮北实际,倡导传扬“二十四孝”传统美德、淮海战役中淮北人民无私忘我的支前精神、在共和国建设发展中形成的“燃烧自己、温暖他人”的城市精神,知行合一,固本培元,以文化人,提升市民素质。广泛开展社区文化、广场文化、校园文化、乡村民俗文化等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营造平等友爱、开放包容、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丰富“文化墙”内容,采用图画、顺口溜、诗歌等城乡居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道德风尚,引导百姓促进家庭和谐、社会和谐。

市委、市政府还把推荐评选“淮北好人”活动,作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擦亮好人品牌,放大品牌效应。2007年始,淮北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月评十佳”、“精神文明建设十佳事迹”、“感动淮北十佳人物”、 “淮北市道德模范”评选活动。2008年5月起,全力推进“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评选活动,挖掘凡人好事、推举身边好人,用身边的感动凝聚力量,激发全社会崇德向善的美好情怀,厚实道德建设的群众根基。2011年,中央文明办在淮北市举办了“全国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取得了很好效果,有力地推进了好人评选工作。

2011年8月,淮北市召开“道德讲堂”建设工作会议,要求强力推进“道德讲堂”工作,促进传播道德正能量。机关、企业、学校等单位积极邀请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讲述好人事迹,让广大群众亲身认知、感悟、接受和提高。同时,本地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介设立好人专栏,定期推出好人的先进事迹,以此引导市民向善向好,垒积文明淮北的道德高地。把“最美城管”王小勇,义务献血女状元周凤珍,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李子明,见义勇为的刘景春等好人事迹编撰成文艺作品,举办好人故事汇演出活动,制作《淮北好人》专刊,引领市民学习先进,激发市民争当好人。

在道德教育的引导下,在先进典型的引领下,“好人文化”逐渐融入到淮北人的日常生活中,做好事,当好人,不再只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真真切切的行动。如今,全市各类志愿服务队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起来,“文明创城”、“小手拉大手”、“关爱空巢老人”、“关爱农民工”等志愿服务受到百姓的赞扬。目前,全市共有253支各级志愿服务队,323个志愿服务工作站,各类志愿服务小分队3100余支,注册志愿者14.6万名。2014年,全市累计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9000余次,受益群众达百万人。

思路的转变 精细管理打造精致之城

“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屋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这是以往皖北地区农村环境的真实写照。长期以来,由于生活习惯等原因,淮北市部分农村地区的人居环境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环境的脏乱差影响着农民们的生活质量,如何彻底改变农村环境脏乱差现状,成为摆在决策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2014年3月20日,相山区渠沟镇率先找到了答案--全面实行环卫市场化。作为全市第一个 “吃螃蟹”的镇,渠沟镇真正把“扫帚”交给市场,通过环卫市场化的实施使镇区及12个行政村、86个自然村的环境卫生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漫步在如今的周庄村,村内的水泥路是干净的,村边的沟渠里是干净的,就连村民家的院墙上,原来随处可见的小广告也不见了,每户门口的绿地周围还立起了白绿相间的塑料栅栏,更勾勒出田园生活的怡然自得。标准化作业、严格的考核机制,使环卫市场化运行很快发挥出应有的成效。实行环卫市场化以来,渠沟镇城乡环境卫生质量均显著提高,全镇清扫面积达160万平方米,增长了102.5%,保洁时间从早上7点持续到晚上6点,生活垃圾实行巡回收集和车辆定时定段收集运输,环卫保洁工作实现了全覆盖。今年上半年,渠沟镇在全市农村清洁工程专项考核中位列全市乡镇第一。实行环卫市场化,还将渠沟镇的环卫作业成本由以往的近600万元降低到486万元,真正实现了“管干分离”,使政府真正把“扫帚”交给了市场,得以将更多精力转放在更为重要的事务上。

同样的转变还发生在公共交通领域。随着市民经济条件的提升,购买私家车的越来越多,交通拥堵成为困扰市民出行的一大问题。

为加快推进“精致淮北”建设,贯彻落实省政府低碳绿色出行的发展战略,2013年7月,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公共自行车惠民工程构想。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方式,在濉溪县试点率先建成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产生了良好反响。2014年初,市政府顺应群众呼声,投入2690万元打造了中心城区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实现了市县区域的互联互通、通借通还,有效缓解了市民出行难问题,使小服务惠及大民生。

目前,一期和二期工程共建成公共自行车站点211个 (市区173个、濉溪县38个),投放公共自行车7100辆,初步形成了市、县、区互联互通的公共自行车便民服务网络。累计为市民办卡10万余张,日均使用量达5万余次,市民持卡率、人均使用率、单车周转率领跑全省。

2014年以来,为推动文明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实现精细化、常态化、长效化,淮北市引进第三方测评,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聘请南京社科院为全市每月开展一次文明创建模拟测评。

通过大量数据采集和实地查看,测评机构将淮北市创建“顽疾”摸得更准,找得更清。针对在测评中发现的基础设施薄弱、工作职责交叉等难题,市委、市政府投入1.52亿元,实施城市排污河道治理等为民创建“实事工程”,得到群众广泛“点赞”。市文明委领导通过一线督查,协调解决工作难题(150)余件次。县区、部门协同作战,围绕重点难点,强化落实效果,实现了文明创建与城市发展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据了解,2014年淮北市共开展了12次模拟测评,全市文明创建整体得分从第一次的75.42分提高到12月份的91.26分。在2014年11月份省文明委组织的模拟测评中,淮北市总体测评问题较少、软件材料最好、群众支持率最高。濉溪县被评为省文明县城,相山区被评为省文明城区,杜集区被评为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区。

今年4月,市委副书记、市长、市文明委主任黄晓武率队赴临沂、威海、徐州等地考察文明创建工作,在之后召开的座谈会上,与会人员一致认为,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是提升创城水平的必由之路。相信在今后的创城工作中,对城市的精细管理将成为主旋律、重头戏。

[责任编辑:王娟安徽]

标签:好人 淮北市 文明创建

人参与 评论

一周要闻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