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安徽选派干部驻村落实精准扶贫扫描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安徽选派干部驻村落实精准扶贫扫描 新浒村党员示范田 金寨光伏扶贫为贫困户建的分户式光伏电站 扶贫工作如何做到精准?创新扶贫如何见到实效?去年开始,安徽省选派优秀干部建立驻村扶贫工

原标题:安徽选派干部驻村落实精准扶贫扫描

新浒村党员示范田

金寨光伏扶贫为贫困户建的分户式光伏电站

扶贫工作如何做到精准?创新扶贫如何见到实效?去年开始,安徽省选派优秀干部建立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创新实践,已取得初步成效。前不久,国务院扶贫办在安徽召开全国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现场会。在这里,记者调查了解到几个驻村扶贫工作队的故事——

 坚决啃下硬骨头

尽管这200多平方米的两层小楼还只是毛坯骨架,为盖这幢房子又欠下不少债,但27岁的女主人村民周选平仍然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这与我们原来那个又矮又潮的十几平方米的老屋相比,简直就是豪宅了”。她告诉记者,盖房欠下的债务不算什么,有两年就可以还清。“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国家的政策好,特别是有彭书记的关照,我们家很快就会脱贫的。”周选平充满信心地说。

“我今年的6亩地由水稻改种薏仁米,收入翻两番,这第一功劳就是彭书记的。”56岁的俞喜来告诉记者,他们70多人的上河村民组以前没有路,什么都靠肩挑背扛,彭书记来后领大家架桥铺了沙土路,最近又要铺成水泥路……

村民们所说的彭书记名叫彭年友,今年40岁,是岳西县政府扶贫办的办公室主任。去年10月,彭年友被县委县政府选派到离县城60多公里的田头乡田头村,担任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田头村的帮扶单位包括县扶贫办、县统计局和安徽乘风制药有限公司,彭年友任队长的工作队还有3人,一名是县统计局办公室主任任联络员,一名是包村的副乡长,还有一名是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的大学生村官。

岳西县是全国重点贫困县,田头村又是岳西县的重点贫困村。全村总面积有近20平方公里,都位于海拔550米以上,在大别山属于高寒山区。田头村下辖28个自然村565户2000多人,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户达311户741人,去年人均收入只有5860元。扶贫难度显而易见。

面庞黝黑的彭年友站过讲台,是个有激情、有干劲、有想法的人。他和工作队员们一起以“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扶贫”为主题,完善村“两委”工作制度,制订年度脱贫计划和三年脱贫规划;同时,深入贫困户家中,一户户摸清家底、致贫原因、收入状况,使贫困户家家有手册、帮扶干部个个有任务,做到“底数清”;建立问题台账,做到“问题清”;制订帮扶计划,做到“对策清”;制订脱贫计划和时限,做到“任务清”。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县扶贫办和县统计局的22名干部结对帮扶250户。

问题找到了,规划定好了,制度建立了,彭年友和工作队开始大干了。首先是修路。他们从县扶贫办、统计局和乘风制药公司争取到一部分资金,以及中央财政老区专项资金和中石化的200万元扶贫资金,给上河村民组(自然村)架设两座桥和铺设1.5公里的沙石路,为南河村民组浇筑3.8公里的水泥路,完成王湾村民组4.9公里水泥路路面的整修。预计到明年上半年,所有村民组的道路都可以实现硬化,组组通水泥路。路通畅了,山村致富就有了基础保证。

驻村一年间,彭年友领导的工作队重点抓了村里的致富产业发展。田头村有茶园480亩、桑园475亩,多年来村户以种植茶叶为主。驻村不久,工作队就引进了一家龙头企业,动员村里49户贫困户以荒田、荒地入股,发展油茶产业280亩。同时,引导村民们改变传统种植业,由水稻改种薏仁米,俗称五谷米,是一种高营养作物,市场上很抢手,其经济效益是水稻的四五倍。工作队拿出5万元作为奖补资金,每亩种植奖励200多元。以前是零打碎敲有人种点儿,今年一下子就发展了250亩,并且成立了薏仁米专业合作社,动员贫困户把外出打工人家的抛荒地也承包起来。仅此一项,每年就可增收近百万元。此外,工作队还在村里流转了10亩水田试种玫瑰花,如果生长顺利,两年后每亩能增收4000元。

工作队的努力,感动了乡亲们,经常有群众请他们一起吃饭。乡党委书记王金禄评价他们是“指挥员、战斗员、服务员”。村支书蒋朝阳说:“工作队思路清晰,扶贫精准。我们班子的凝聚力更强了,群众更理解了。”

刚做完胆切除手术不久就来田头村扶贫的彭年友,已经走遍了28个自然村民组,185户贫困户,对一年来的扶贫工作感触,他说:“只要捧出‘四颗心’——诚心、热心、细心、恒心,我在群众眼里就不会是‘城里来的书记’,而是‘我们村的书记’。今年我们村有88户脱贫,到明年底,我们会提前一年实现整体脱贫!”

 破釜沉舟扎下去

果子园乡姚冲村是离金寨县城70多公里的行政村,从去年10月底起,汪立志就扎在了这里,担任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来之前,他主动要求县委免去他组织部干部教育科科长职务。“这样做一举两得:一是科里工作有人顶上,我不再牵涉精力;更重要的是,我自断后路,破釜沉舟,一定要使这个村彻底脱贫,否则,我无颜见江东父老。”

姚冲村的贫困面不算大,288户中有53户是在册贫困户,1185人中有144人属于贫困人口,但自然条件较差,8个村民组都属于海拔65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交通不便,资源匮乏,主要是因学、因病、因残而致贫,脱贫难度很大。去年人均收入不到5000元。

汪立志带领的工作队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摸清村里的贫困情况:第一步,经个人申请、按照倒排名单交村民大会审议、公示后由乡审核、再公示后由县审核,以保证精准扶贫;第二步,请帮扶单位县委组织部、县委老干部局、县残联支持,安排帮扶干部与每个贫困户结对;再规章建制,制订帮扶计划和脱贫规划。

如何落实脱贫计划使村民们尽早致富?工作队扬长避短。姚冲村有60%的村民外出务工,有的是全家外出,在自然资源匮乏的情况下,这是一条致富“捷径”。对此,汪立志和工作队员们借机动员村里外出创业成功人士尽量吸收本村贫困户去就业,利用他们在县城、省城及各地的人脉,解决贫困人口外出务工场所,今年就介绍26户72人外出打工。对家里有老人需要看护、有孩子上学需要照顾而不能外出打工的贫困户,工作队请来县职业学校老师免费培训实用技能,安排了5户就地打工,每户每年可收入2500至3000元。

不是所有人都能外出打工,留在村里的人怎么脱贫?汪立志和工作队员们及村干部打起了山核桃的主意。姚冲村所处海拔600至800米高寒地带,正是山核桃最佳生长环境。这里有自然生长的山核桃5000多亩,一些村民“靠天吃饭”每年都能有些收入。今年,工作队争取到县林业和扶贫部门的资金支持,安排村民、包括12户贫困户管理野生山核桃1000亩,利用抛荒山地新种植180亩,预计挂果后每户每年至少增收1500元。而村里有抛荒山地3000亩,适合种植条件的达2000亩,计划在3年内分批种植山核桃。“三四年后这些树全挂果,姚冲村就彻底脱贫啦。不过,那时我可能已经离开这里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嘛。”眼下,汪立志和他的工作队正筹划山核桃苗款,那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汪立志和扶贫工作队还真干了不少事。利用省里的光伏扶贫优惠政策,为22户贫困户安装了分布式光伏站,每户每年增收3000元,村里建造了2个60千瓦的电站,每年村集体收入超过10万元。争取各类资金300多万元,新修通村水泥路5条1.7公里,架桥1座、修池塘7口、修复道路护坡和河堤300多立方米、新挖排水沟650米、新装路灯30盏。有300多年历史的姜湾古民居是国家级保护项目,近年已有一些游客慕名游览,村里配合省里有关部门实施开发性保护,并动员群众发展山羊、黑猪、土鸡等传统养殖业,逐步开展“农家乐”实现增收。有3个村民组分布在高寒山区,通电通水通路的成本巨大,工作队在中心村规划出可容纳40户人家的移民新居,已经平了土地、通了水电、修了道路,目前有七八户人家提出申请建新房。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康鹏飞]

标签:安徽 干部 扶贫

人参与 评论

一周要闻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