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徽州民俗戏曲活化石——傩舞


来源:凤凰网安徽站综合

傩戏(拼音:nuóxì),也称为傩舞,傩是古时驱逐疫鬼的仪式,傩舞就是举行傩祭仪式时的一种舞蹈。傩舞源于原始巫舞。至汉代,宫廷中的“天子傩”规模盛大。舞者头戴假面具,手执干戚,表现驱鬼捉鬼的内容。

徽州民俗——傩舞
 
    祁门傩舞的主要特点是演员都戴木刻彩色假面具。这种面具共有9个,即盘古(青面)、两仪(又叫刘海,一阴一阳)、凶星(白面)、吉星(红面)、四象(两对、头有短犄)。这些面具,刻工精湛,栩栩如生;性格突出,爱憎分明。祁门傩舞似为演说《周易·系辞上》第11章的大部分文字而作,它的表演程序为:盘古定大极,大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末了是狮子告平安。芦溪傩舞基本上沿用了此序。先是盘古手持大斧,杀开四方,此为“盘古开天地”;而后是一对刘海欢跃上场(其中一持金蟾,一持拂帚),两人动作对称,幽默滑稽,引人发笑,此为“刘海戏金蟾”;接着是“将军(吉星)杀土地(凶星)”;最后由刘海牵出一狮子,圆场数周,在锣鼓、鞭炮声中,时而逗于狮前,时而骑于狮身,此为“刘海逗金狮”。整个舞蹈表现了驱邪扶正、祈祝平安的思想。老人们把这称作“空来空去”,即世间万物,从无到有,从有到无。所谓“无”,是指上古无天地,由盘古开出;阴阳两仪繁衍人类,金蟾、拂帚代表生物;四象色彩各异,示意四季分明。有了人类,又生凶恶,指凶星欲灭五谷,致民水火,是为“有”;后吉星杀凶星,邪恶除尽,天下安定,又谓之“无”。傩舞形象地再现了关于人类起源的远古神话,反映了人们认识世界的朴素唯物主义史观,表现了人们的爱憎及其对太平生活的希冀和祝愿。
 
    祁门芦溪的傩舞,当地人称“平安舞”,又叫“地戏”,演出多在正月,有时也为较重要的庆典活动演出(如新房落成典礼等),地点以祠堂为主,野外场地或户家厅堂亦可。演出前,先挂起“十大元帅图”,呈上供品,焚香叩拜一番,然后鞭炮锣鼓大作,演出开始。整个演出前后约2至3小时。演员的动作调度特点是:“开四方”、“拜四门”、“杀四角”。这种舞蹈调度,既含有“天地四极”的意思,也照顾到了观众从四面观看的特定演出环境的需要。舞蹈伴奏,虽无管弦,然锣鼓铿锵,节奏鲜明,加之炮竹声的拱托,气氛非常热闹。总的说来,芦溪傩舞的演出,已突破了驱疫鬼的框框,更多的具有了自娱娱人的性质。
 
    芦溪傩舞虽然初步具备了人物(以面具分)和简单的情节,但演员始终不说不唱。这就是说,它还没有完成由“舞”到“戏”的演变。因而它与傩戏相比,就更加原始,其认识价值和研究价值也就愈大。可以说,祁门傩舞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其质朴、粗犷的舞蹈语汇和性格鲜明的面具刻划,显现出了中世纪中国舞蹈和雕塑艺术的原始美,从中也不难窥见中国戏曲的最初面貌。
 
    透过弥漫着宗教色彩的傩窗口,从中可以看到我国多民族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化风貌、民风民俗,是不可再生的民族文化遗产。祁门傩舞《山越人》,就是徽州先民冲开混沌的世界,博击于天地之间,追求光明、生存而举行的祭祀,展现出古代先民的雄浑气度,表达了人们祈求消灾免难、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平安带福的良好愿望。

相关新闻:

标签:傩舞 文化 徽州民俗

人参与 评论

一周要闻

0
分享到: